找到相关内容18180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唐代寒山体的内涵、形成原因及后代接受

    适度宽容也许是必须的,因为就身份而言寒山与拾得并不相同,他始终是“编外僧”,国清寺这一佛教世界毕竟只是他生活的一个部分。就其生命的更多岁月来说,他是一个隐士,一个民间诗人。一味从禅门文字角度去解释寒山,...

    罗时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0991545.html
  • 《楞严经》研究

    身口意三业清净,妄心不起,万法归一,心如止水,圆融自在,即达三摩地境界,也即即身成佛。   《楞严经》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密因”即是整个宇宙生命的真相,因众生不悟而...

    曾琦云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2091575.html
  • 三论破神思想探讨

    是“本有于神,故名为本。诸根后生,依之得住,故称为住”。[6]由此可知,“本住”就是指外道或一般人所执著的有个实我灵魂在诸根成就之前即已常住在众生身体之中的小神我的名称,它能够主导一已生命,在个体范围...

    觉灯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3891595.html
  • 良知与人性的进化

    了人的主体性,达到了儒家主体哲学的高峰,这所谓“主体”,我们不能理解为主体对立意义上的认识主体,也不能理解为“本体即实体”意义上的道德主体,只能理解为“天人合一”论的德性主体或生命主体。因为儒家最高...

    聂瑞国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4291604.html
  • 寒山诗的返程之旅及其在港台地区的传布与接受

    把格律诗所订下的律法摧陷廓清;一方面却在蜂腰、鹤膝、平仄、韵律这些猴儿戏之外,再生了部分诗的生命,且充分凸出了诗人的反抗个性”。[19]对于寒山诗中那些叙事成分较重的诗,赵指出:“在十三个世纪以前,...

    胡安江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5591637.html
  • 持诵《普贤行愿品》速得成就的道理——益西彭措堪布

    蚂蚁也都是佛。之后,我们发愿恭敬一切众生佛,以这个行愿力会让生命境界完全改观,也就是,时时处处对面前的一切佛都生起礼敬,由此不必要脱离生活,时时处处都积集广大功德。   因此,能发起这一行愿,不...

    益西彭措堪布

    普贤行愿品|普贤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0/16373791663.html
  • 道德系统中的德性

    “我”。此所谓“我”,既是现实的生命存在,也兼及内在的人格。   康德曾认为,人的真正的完美性,“并非仿佛是人拥有德性,毋宁说,它所表明的是德性拥有人”(注:Kant, The Doctrine ...

    杨国荣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3791874.html
  • 心物之辩与天人之际

    属于“他的”世界,而当他走向生命终点时,属于他的意 义世界也即同时趋于终结,而此时,王阳明似乎亦有理由反洁:   “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至此,王阳明主要强调了主体(我)在意义世界建构中的...

    杨国荣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111091962.html
  • 伦理学中的形式与实质

    看来,作为价值追求的主体,个体的存在总是呈现出具体的品格,他不仅仅是理性的抽象化身,而首先是一种现实的生命存在。[41]与确认个体存在的具体性相应,舍勒肯定道德榜样或道德典范(moral model)在...抑制人之欲,则生命的追求、人生的活力也就失去了源头。   生活过程是如此,道德实践也不例外:“己知怀生而畏死,故怵惕于孺子之危、恻隐于孺子之死。使无怀生畏死之心,又焉有怵惕恻隐之心?推之羞恶辞让是非,...

    杨国荣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111091963.html
  • 仁寿舍利的“感应”分析

    )显机显应。众生于现在世身、口、意精勤不懈,亦能感得利益。(4)显机冥应。众生于一世勤苦,现善浓积,虽不显感,然有冥利。   这些不同的感应,就不再有任何“天人感应”的色彩,而是包含了浓郁的生命情感...

    李四龙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4292052.html